今年以来,易方达、华夏、嘉实、广发等头部ETF大厂纷纷开启了更名模式,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方式,从跟踪指数、到基金公司一目了然。
7月1日晚间,华泰柏瑞基金公告,自7月3日起,旗下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的扩位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A500ETF华泰柏瑞”,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三要素命名格式,方便投资者快速提炼核心信息,提升筛选和决策效率。
业内人士透露,未来“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命名方式或将成为主流,而所谓的“幸运”场内简称(一般是“标的指数+ETF”)或将成为历史。
A500ETF规模冠军基金更名
种种迹象显示,华泰柏瑞谋划新一代宽基A500ETF的领先权。截至6月底,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ETF合计规模2165亿元,为A股第二大核心宽基指数。自首批ETF成立以来,6月最后几天,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规模超过国泰中证A500ETF,在38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也是自首批A500ETF成立以来,该ETF规模冠军首次更迭。
在拿下今年“半程”规模第一后,7月1日,华泰柏瑞公告称,旗下中证A500ETF场内简称由“中证A500ETF基金”为“A500ETF华泰柏瑞”。

目前A股市场已上市ETF产品超1200只,合计规模超4.2万亿元。面对数量庞大的ETF产品,尤其是跟踪相同标的指数的ETF产品许多拥有相似的场内简称,投资者在分辨和选择产品时面临一定的困扰,因此推动ETF产品场内简称标准化正日渐成为行业共识。
在跟踪同一指数的ETF数量较少时,场内简称相对容易区分,但当前ETF数量繁多,多数ETF仅从现有名称难以分辨所属基金公司,以中证A500指数为例,A股市场挂钩的相关ETF产品(包含ETF及增强ETF)数量已达38只,满屏中证A500ETF基金、A500ETF基金、中证A500ETF龙头、中证A500ETF、A500ETF、A500指数ETF等名称,即便是业内也无法将大同小异的简称进行区分。
对于变更场内简称的原因,华泰柏瑞基金指出,投资者能够更清晰直观地辨识该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和管理人,精准呈现产品核心属性。「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的趋势日益明显,ETF产品的可辨识度和透明度对于长期资金的配置尤为重要。」公司表示,通过具有辨识度的场内简称使投资者能够迅速定位并筛选符合其战略配置需求的产品,减少信息筛选成本,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年内近十家头部ETF大厂变更百余只ETF简称
此外,在基金公司看来,「A500ETF华泰柏瑞」等ETF简称的标准化命名格式明确标识了基金管理人名称,有利于强化基金公司的品牌责任与服务意识,也有利于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国信金工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主题愈发细分且标的重合度较高,原有命名方式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特性,容易造成混淆,包括以下三点问题:
一是ETF简称与标的指数有差异,容易造成混淆。例如,「恒生科技30ETF」相比「恒生科技ETF」多了个数字,投资者容易以为它们对应的是不同指数,其实二者均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二是不同ETF的简称因信息不全导致高度雷同,产品辨识度不高。上述中证A500指数ETF就是典型案例。
三是命名存在冗余字样。例如「沪港深300ETF基金」中「基金」二字是多余的,因为ETF本身就包括了「基金」的含义,再加上「基金」显得重复。
最早在ETF中出现公司名字的ETF是华夏基金,旗下沪深300ETF为「沪深300ETF华夏」,今年易方达基金旗下ETF密集更名,引发了「更名」潮。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已有约百只ETF进行了更名。具体来看,易方达自1月14日以来,合计有51只ETF按照「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更名,占到其全部ETF产品六成;嘉实基金批量更名22只ETF;天弘基金调整了旗下8只ETF的命名;广发基金也有6只ETF场内简称进行了变更;工银瑞信基金旗下3只ETF进行了更名;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则分别对旗下2只ETF进行了更名。
(文章来源:财联社)

扫描二维码关注
富途牛牛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