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从七个部分共计十九个方面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与扩大消费。
6月25日,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撰文称,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提振与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也是当前我国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重要体现。《方案》以综合运用金融手段、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鲜明的特征,既着眼长远,强调夯实宏观经济基础、改善消费预期,进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信心与消费意愿;也重点围绕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扩大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来健全提振与扩大消费的市场机制与体制;同时提出强化金融支持与服务,以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较4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一方面,假期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带动相关服务业表现良好;另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提振了升级类和绿色商品的消费需求。
袁闯认为,需要看到,5月份的消费数据虽然表现较好,但内生性的消费需求与能力仍然有待提升,提振与扩大消费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
针对这一情况,袁闯认为,应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在提振与扩大消费中的作用。《意见》提出,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表明在提振和扩大消费工作中,资本市场可以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枢纽地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袁闯具体建议,首先,为优化消费供给提供融资支持。优质的消费供给是提振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内容。未来,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IPO逐步进入常态化以后,要鼓励包括新兴消费领域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在A股上市,从而为优化消费供给、提振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袁闯表示,资本市场是社会财富配置、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阵地。下一步,资本市场应以三个方面为着力点,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一是巩固资本市场稳中向好态势。下一步应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继续巩固我国资本市场稳中向好势头;二是稳住利息收入;三是提升股市回报水平。
“2024年A股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目前市场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A股上市公司整体股息率也得到明显提升,投资和融资更加平稳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袁闯表示,未来,要继续落实新“国九条”中鼓励现金分红的要求,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并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不断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为提振消费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富途牛牛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