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信基金陷人事震荡,12年公募难破“长亏缩水”困局
2025年06月06日 19:51
来源: 财中社
富途牛牛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日,江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信基金”)再度成为市场焦点。继原董事长孙桢磉因涉嫌职务侵占被立案调查后,原总经理原亮于5月30日全面卸任财务负责人、首席信息官等核心职务,标志着这家成立12年的公募基金公司陷入新一轮人事震荡。而此番动荡背后,不仅暴露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其长期面临的规模萎缩、业绩亏损等发展困境。

  作为国内第75家公募基金公司,江信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未能摆脱“长不大、亏不停”的魔咒。近三年内,公司经历三次总经理更迭,高管团队频繁变动;2024年净利润亏损近3300万元,资管规模缩水至20.38亿元,在162家公募机构中排名第148位。如今,随着核心管理层再度“大换血”,江信基金能否打破僵局仍是未知数。

  董事长被查、总经理更迭风波不断

  2024年12月31日,市场传出江信基金时任董事长孙桢磉被带走调查的消息,多位知情人士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作为公司元老级人物,孙桢磉自2013年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并深度参与筹备工作。然而,其因个人原因离任后,公司治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2025年4月30日,江信基金公告称,孙桢磉因“个人原因”正式卸任董事长职务,同时原总经理原亮亦被解聘。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事变动并非平稳过渡,时任董事长孙桢磉在取保候审期间提出解聘原亮,并提名国盛证券背景的孙剑接任董事长及代总经理职务,但该提案遭到董事李超、马晓彬的反对。反对理由包括“风险化解期更换高管不符合监管政策”“原亮任期内大幅降低公司亏损”等。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0月,原亮从常务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任期不足两年即于2025年4月被解聘,后虽保留部分职务,但最终于5月30日彻底离职。原亮曾任职于工商银行、恒泰证券等机构。接任者孙剑的履历亦引发合规性质疑,其曾任国盛证券合规管理总部总经理,2024年7月因股票质押业务违规被江西证监局责令处分,但其仍顺利通过董事会审议成为新任董事长。

  此次人事动荡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5月,江信基金曾出现四位副总经理及首席信息官同日离职的“壮举”,而2022年至2025年间,公司累计更换三任总经理,高管团队稳定性极差。据富途牛牛Choice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仅有高鹏飞与马超然2名基金经理,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连年亏损到向股东借钱

  人事动荡的直接后果是业绩的持续恶化。国盛金控(002670)2024年年报显示,江信基金全年营收仅1131万元,净亏损3300万元,连续第五年录得亏损。自2018年以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1.5亿元,仅2022年就亏损6671万元。

  与业绩下滑同步的是资管规模的萎缩: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江信基金总规模为20.38亿元,较2017年三季度末的峰值40.57亿元腰斩,行业排名跌至第148位。旗下9只产品中,仅江信洪福(003424)、江信添福(003425)产品规模高于5亿元,3只产品面临清盘风险。

  《财中社》发现,国盛证券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0%),近年累计向江信基金提供1500万元借款。而且,自2017年8月后,江信基金已连续近8年未发行新基金。

  江信基金的困境暴露出中小基金公司在治理结构、投研能力上的先天不足。当前,新任董事长孙剑需在合规风险与业务重启间寻找平衡,而如何扭转规模颓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将成为其上任后的首要考验。若无法打破“高管更迭—业绩滑坡”的恶性循环,这家“12岁”的基金公司或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文章来源:财中社)

文章来源:财中社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江信基金陷人事震荡,12年公募难破“长亏缩水”困局
郑重声明:富途牛牛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富途牛牛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基金交易
关注富途牛牛
期货交易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yonnalot.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版权所有:富途牛牛官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